有人曾經(jīng)問過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一個問題:“兩位都曾達到過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的高度。你們認為現(xiàn)在這個時代,對大家而言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
兩個人給出了同樣的答案——focus,沒錯就是“專注”!
古往今來,但凡小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專注力了得的人。專注的人,目標感一定極強,牢牢盯住目標,自然而然就會專注;專注也是一種選擇,因為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才會“有所為有所不為”;專注是一種自律,能對抗每天無數(shù)個被打擾的瞬間。
下面我們從學習角度來看看,怎么提升專注力,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tài),也就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的概念——心流(FLOW)呢?
一、尋根探源,為什么不專注?
為什么不專注的原因很容易找到,只是治不了,如果你不打算對自己下下狠手的話。難怪說專注度是一種稀缺能力呢!
1. 分心拖延
有一種情況是,不管什么事做著做著就像大浪淘沙那樣,把難啃的骨頭都剩下了,而難啃的骨頭往往就是一件事兒的核心部分,還沒有拿到結(jié)果就開始另起爐灶干別的事,看起來是分心拖延,其實就是在“逃避”困難。
2. 偏愛眼前誘惑
也有一類情況不是逃避困難,而是因為目標不明確,就像猴子撿西瓜,覺得下一個更好,或者被一件小小的事情牽引走,一去八萬里,再也回不來了,留下一個沒有結(jié)果的爛攤子。
3. 精神狀態(tài)不濟
這一類情況比較難,比如休息不好,失眠,學習效果肯定是不佳的。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白天勞累了一天,晚上報復性娛樂,刷劇、玩游戲,白天要專注學習自然是很難的了。當然也有一些是身體本身的原因,那要看怎么治療了,不是這里探討的內(nèi)容。
二、高度專注的狀態(tài)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定義心流為一種將個體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chǎn)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使心流發(fā)生的活動有以下特征:
1.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2.我們會專注一致的活動。
3.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4.有立即回饋的活動。
5.我們對這項活動有主控感。
6.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
7.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 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
8.我們對于所從事的活動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的,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練習來提升能力超越更高的難關。
前面提到專注力是稀缺能力,怎么讓專注成為一種自驅(qū),有一些日常的小方法供大家參考,類似小時候的“小紅花”。
1.階段性獎勵。
制定了目標之后,拆解成小目標。沒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不斷找到成就感,就更愿意繼續(xù)這樣專注下去,這樣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可視化學習效果。
做好每日計劃表,或者打卡表,明明白白看得見,增加可視化效果,也增加儀式感。
3.設置外部監(jiān)督。
一個人學習確實有點容易打水漂,不如一群人互相監(jiān)督、你追我趕、分享討論等,比如社群學習就有這樣的益處。如果你沒有社群,也可以找找學習小組什么的,盡量參與進去。
三、提高專注的5個方法
1.兩大原則
(1)化整為零
重要的、困難的、長期的事情拆解成小目標,不要一想到這件事,“唉,不可能!”就OVER了。可以學學目標拆解法,比如定一個五年計劃,每年要完成到哪一步,今年主要做些什么?直至可以分解的顆粒感看起來比較清晰可落地了。
(2)化零為整
總是有一些突發(fā)的、碎片化的內(nèi)容在爭奪我們的時間,甚至把我們帶偏方向,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先不處理,留下來集中統(tǒng)一處理。比如雙十一大家想買點優(yōu)惠的東西,但是不要每天都上去淘,一眨眼時間就耗費盡了。不如留出一個時間段專門處理這件事,比如選一個晚上別的什么都不做,專門買買買。
2.順應生物節(jié)律
這真是給現(xiàn)代人的重大提醒,我自己也經(jīng)常會報復性熬夜,導致第二天工作哈欠連天,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時候好好睡一覺是作為人類對這個未知世界最大的敬畏了。與其熬夜晚起,不如早睡早起。也有很多早起打卡程序,要是不能控制自己,也可以嘗試一下,跟著一群人一起互相監(jiān)督。
3.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也有說“番茄鐘”,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chuàng)立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原理極其簡單:工作25分鐘(算做一個番茄時間),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間后休息時間增加為15分鐘,以此循環(huán)合適的工作周期。

20世紀80年代末,在他大學生活的頭幾年,他一度苦干效率低下,作業(yè)做不出來,學習學不進去。山窮水盡處,柳暗花明時——多虧一個紅色、定時響鈴的圓形物件:“于是我和自己打賭,下猛藥,狠狠鄙視自己: 我能學習一會兒嗎?——真正學上10分鐘? 我得找個計時教練,誰來替我掐表呢?后來我找到了,是一枚廚房定時器,形狀好像'番茄’(即意大利語的Pomodoro)。"
開始不太熟悉的時候,可以照下面這張表來進行。

四、通過喜歡的事建立儀式感
1. 選擇喜歡的環(huán)境
比如在計劃學習之前,把房間和書桌打掃干凈整潔,需要用的工具都擺好,可能需要手機掃的二維碼提前掃好,倒上一杯喜歡的茶水,或者是在桌邊放上一盆清新的綠植,都是不錯的體驗。也有些人喜歡去到咖啡廳或者圖書館學習,本質(zhì)上都是在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學習的環(huán)境。
2. 選擇喜歡的學習工具
看似小問題,卻是讓自己舒心愉悅的,減少學習中因為這些事情被打擾。
3. 音樂預熱或輔助
通過一段讓自己舒緩的音樂開啟一段番茄鐘也是不錯的辦法,注意不要過頭反而成了干擾因素。
五、練習專注的日常練習
其實這又是一個大話題,如何讓自己能快速安靜下來,不受干擾。世界變化快,很多事情要學會接受,放下。雖然不容易,但是還是要嘗試這樣做。這里就不贅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