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鍋爐的煙氣由并列的2臺除塵器進行處理,每臺除塵器由8個濾室構成。每個濾室設2個凈氣室,每個凈氣室設1只出口風門,出口風門為氣動提升式。每個凈氣室上方都有一個頂蓋,利用設在除塵器頂部的檢修起吊設備,可方便地打開頂蓋。頂蓋開啟后就可進入凈氣室檢查濾袋及噴吹管。
每個濾室內設置2只氣包,氣包上的脈沖閥與噴吹管相連,一根噴吹管對一排濾袋進行清灰。濾袋長8米,1個濾室內有774條濾袋。濾袋上部裝有專門的
不銹鋼彈性圈,無需使用工具,就可以將濾袋牢固地固定在花板孔上。濾袋內裝有由鋼絲制作的籠骨,籠骨由上下兩節(jié)組成。
每個濾室設2只進口風門,進口風門為氣動翻板式的。
每個濾室設1個灰斗,灰斗是角錐形的,設有檢修門,灰斗下部用電加熱元件進行加熱。
煙道位于布袋除塵器中間,煙道上部為凈氣煙道,下部為塵氣煙道,凈氣煙道與塵氣煙道用隔板分隔。
隔板上裝有若干個旁通風門,旁通風門采用提升閥形式。在除塵器啟動以及緊急狀態(tài)下旁通風門開啟則凈氣煙道與塵氣煙道短路,含塵煙氣直接外排。旁通風門用雙層閥板加密封空氣密封,關閉時可以做到0泄漏。
除塵器還配有PLC清灰系統(tǒng)用的電控設備。
設備的運行
含塵氣體進入除塵器的進口煙道后,通過濾室進口導流板(一次導流)進入各個濾室。進口導流板的主要作用是分配氣流,使各個濾室間的氣流分布均勻,同時也可減小氣流方向改變產生的阻力損失。然后,在濾室內部導流板(二次導流)的作用下,速度較高的含塵氣流減小速度并均勻地分布于整個濾室內部,再在引風機的負壓作用下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穿過濾袋,粉塵被攔截在濾袋表面而氣體在得到凈化后外排。當除塵器的壓差達到某一設定值時(定壓清灰),或2個脈沖之間的間隔達到某一設定值時(定時清灰),或選擇時間噴吹,脈沖噴吹閥自動打開,壓縮空氣噴入濾袋內側,使堆積在濾袋表面的粉塵剝離并落入灰斗內。
在壓差清灰模式下,系統(tǒng)會根據(jù)壓差高低自動調整噴吹間隔(一般壓差越大間隔時間越短),以利于更好地控制布袋的壓差。
每個濾室都安裝有進出口風門??梢詫⑷我庖粋€濾室的進出口風門關閉進行維修,其它濾室照常工作。具體步驟必須參照第三部分“操作說明”執(zhí)行。
正常工作時,旁通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緊急狀態(tài)下旁通風門打開,凈氣煙道與塵氣煙道短路,煙氣直接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