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雖然充滿了紛擾,卻沒有因此而沉溺,反而涌現(xiàn)出了不少才華橫溢的佳人,是她們將這個時代裝點得精彩又繁榮。說到這里,想必大家的腦海中已然浮現(xiàn)了不少人名,比如命運多舛的張愛玲,坎坷人生的陸小曼,完美女神林徽因等等,她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屬于那個時代不平凡的事。
若要論其中最特別的,還得屬美到骨子里的林徽因。她是世間少有的集才華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而且涉獵諸多領(lǐng)域,且都有不錯的成就,堪稱全才。不過,大多數(shù)人談及她時,都是關(guān)于她多個版本的戀愛史,而且對此樂此不疲。

一、林徽因生命中的三種感情
對于林徽因這樣有才氣又有美貌的人來說,雖然沒有什么女人緣,甚至遭到同性的排斥,但其男人緣則是極好的,所以身上的流言蜚語自然少不了。
- 初戀徐志摩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在英國游歷時,遇到了多情詩人徐志摩,一個被風(fēng)雅的談吐所吸引,一個被出眾的才華所吸引,于是兩人便心生愛慕,徐志摩還為她寫了不少情詩。只可惜當時的徐志摩已經(jīng)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了,不過林徽因也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最終將這份感情埋在心底,不辭而別。

很多人都為這段才子佳人而遺憾。其實,若拋開徐志摩的才華,看他對待發(fā)妻張幼儀,后又求愛墮落女陸小曼,就知道他對待感情是怎么樣的。徐志摩既然能為了林徽因而離婚,那么總有一天也會為了別人而拋棄林徽因離婚。
正如多年后,她對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并不是那樣的人?!?/p>
所以說,眾人將紅顏禍水歸功于林徽因,并不妥當,相反,現(xiàn)代女性就應(yīng)該像她一樣,看清一個人后,應(yīng)果斷離去。

- 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和梁思成,可以說是有著共同的理想和事業(yè),他們的結(jié)合,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即便是婚后,兩人也是把相同的事業(yè)做到了極致。不過,他們的婚姻看上去很完美,但實則并非如此。
林徽因充滿了靈氣,喜歡浪費,而梁思成則踏實沉穩(wěn),性格的迥異曾給他們帶去了不少矛盾。但梁思成還是給了林徽因全部的愛,而林徽因?qū)λ膼蹍s不多。因為林徽因?qū)鹪懒氐膼劬芏唤^,而且心里一直都有徐志摩,這點從她把徐志摩失事飛機的殘骸保留了一生就可以看出來。
不過,也從側(cè)面說明林徽因是幸運的,丈夫呵護,事業(yè)有成,也不枉此生。

- 藍顏知己金岳霖
金岳霖自從認識林徽因后,便像著了魔一樣,梁家搬到哪里,他便跟到哪里,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付出,甚至終身未娶。而林徽因?qū)λ?,就像大哥一樣敬愛有加。雖然很多傳聞都說林徽因曾對梁思成坦白過愛金岳霖,但其實可能連林徽因都不知道這段感情是什么。
畢竟兩家朝夕相處,只要有危機,金岳霖定會伸出援手。久而久之,這種感情無形之中會在林徽因心里變成一種依賴,更像藍顏知己。不過具體是什么樣的情感,可能也只有林徽因自己知道了。
再說,金岳霖說不準就是不婚主義者。他曾有過一個美國女友,雖未結(jié)婚,卻有夫妻之實,據(jù)說還有一個孩子。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而且后來他還曾勸誡過一個失戀的學(xué)生,意思大概是結(jié)不結(jié)婚無所謂,只要戀愛的過程美好就行了。所以說,他喜歡的是戀愛的過程,哪怕是一種得不到回應(yīng)的情感,在他心里也是美好的,但并不否定他真的愛林徽因。

二、林徽因的成就
林徽因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女子,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建筑師,而且后來實現(xiàn)了愿望,不僅在設(shè)計大賽中一舉奪魁,和梁思成在15年間走訪了中國的15個省,200多個縣,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筑,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研究古代建筑。不過也因此開拓了中國古典建筑學(xué),走向了世界。
不僅如此,她還涉獵諸多領(lǐng)域:
詩歌上,受徐志摩的影響,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參加了當時著名的詩社“新月社”。
美術(shù)上,留美期間,因女子不能學(xué)建筑,所以主修美術(shù),選修了建筑,還在戲劇學(xué)院學(xué)習(xí)舞臺美術(shù)設(shè)計,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國徽的設(shè)計。
文學(xué)上,散文書籍多有涉及,如她的小說《九十九度中》、詩作《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了一代文學(xué)青年。

三、墓碑被砸,子女不愿修復(fù)
1955年,這位充滿才氣的奇女子因病逝世,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其墓碑上不僅刻著“建筑師林徽因墓”七個大字,下方還鑲有一方漢白玉花圈刻樣,是她在設(shè)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時留下的,看起來十分高雅。
不過可惜的是,這塊墓碑后來因為歷史原因而被砸,上面的七個大字也不見了,連漢白玉邊緣都被破壞了。按理說,墓碑被破壞,作為子女定會想著去修復(fù)的,但是林徽因的子女寧愿背上不孝的罵名也不主張修復(fù),這是為何呢?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從她兒子梁從誡的《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得知他們不修復(fù)的原因。雖然文中并未直言其原因,但這句“也許就讓它作為一座無名者的墓留在那里更好?”卻給了眾人答案。
很顯然,這句話透露出了黯然的憂傷,他們也并不是不孝。作為子女,誰不希望母親的墓碑得到修復(fù),但是作為林徽因的兒女,不同于一般人,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眼前。在那個動蕩的年月,修復(fù)墓碑,難免不會引起另一場風(fēng)波,擾了母親的安寧。而且他們還希望用這殘缺的墓碑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時刻警醒著人們。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座墓都處于無名狀態(tài)。不過所幸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林徽因的墓碑也最終在組織的領(lǐng)導(dǎo)下于2003年得以修復(fù)??上У氖?,七個大字回來了,漢白玉卻再難全。不過這樣也好,可以讓人們時刻銘記那段歷史。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