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兩個商業(yè)提鋰來源為鋰偉晶巖及大陸鋰鹵水。
鋰偉晶巖,又稱為硬巖鋰,可生產(chǎn)鋰礦石,包括鋰輝石、透鋰長石、鋰云母及鋰磷鋁石。硬巖鋰則主要存在于花崗偉晶巖或花崗巖中,鋰礦物透過選礦被加工成濃縮產(chǎn)品,可用于直接消耗或用作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的進一步轉化及制造的原材料。
大陸鋰鹵水存在于鹽湖或乾鹽湖的含鋰鹵水被泵送至地面,通常經(jīng)過太陽能蒸發(fā)、離子交換或其他升級技術生產(chǎn)鋰含量介乎3.0%至6.0%的濃縮鋰鹵水濃縮物,然后可進一步加工成鋰化合物。
由于具備高活性,鋰在自然界中并不以單獨元素的形式存在,只能于化合物中發(fā)生。鹵水鋰資源占比約為六成,鹵水鋰是全球鋰資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以鹽湖的形式存在。根據(jù)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數(shù)據(jù),2020 年全球查明鋰資源量約為8600 萬噸,其中,鹵水鋰占比約為60%。
全球鋰資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美三角區(qū)和澳大利亞。兩地鋰資源占全球總資源量的65%。其中,南美三角(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占比高達57%,是鹵水鋰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qū);澳大利亞占比為8%,是硬巖鋰,特別是鋰輝石集中的國家。
在國內硬巖型鋰礦當中,靠譜點的主要是四川鋰輝石礦和江西鋰云母礦,四川甘孜州和阿壩州高品位鋰輝石資源儲量豐富(礦石平均品位約1.30%-1.42%);江西宜春地區(qū)是鋰云母的主要生產(chǎn)基地。四川省鋰輝石資源豐富但開采難度相對較高。四川的鋰輝石資源主要分布于金川-馬爾康成礦區(qū)和康定-道孚成礦區(qū),代表鋰礦有“甲基卡”,但自然條件較為惡劣,鋰資源開采利用難度較大。

從目前來看,華南的江西省鋰云母資源儲量豐富,宜春鋰云母礦資源分布主要集中于兩個區(qū)域:宜豐-奉新礦區(qū)和新坊礦區(qū),宜春的礦山含有大量未詳勘地區(qū),未來還具有很大的增儲潛力,探明氧化鋰儲量折碳酸鋰當量超過 600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