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2023年7月21-25日,云南昆明)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將于2023年7月21-25日在昆明市召開。會議由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貴金屬實驗室聯合承辦。此次大會主席為云南大學王家強教授,共同主席為云南貴金屬實驗室趙云昆教授和昆明理工大學李孔齋教授。
“全國催化學術會議”是我國催化領域規(guī)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的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此次會議的主題是“面向雙碳戰(zhàn)略的催化科學與技術”。會議內容將涵蓋催化在化工、能源、環(huán)境、材料、生物、制藥、分析等領域的前沿技術發(fā)展和基礎研究。會議程序包括:大會特邀報告、專題特邀報告、分會邀請報告、口頭報告、墻報展講、專題論壇(院士專家和地方領導論壇、企業(yè)家論壇、研究生論壇等)以及創(chuàng)意催化快閃專場等;會議期間,催化專業(yè)委員會將頒發(fā)“第九屆中國催化獎”,會議還將組織催化領域的知名廠商開展相關產品展示與技術交流,并安排技術應用專題工作坊。
會議組委會熱忱歡迎從事催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博士后及在讀研究生積極投稿并蒞臨本屆盛會!也歡迎相關產業(yè)界、出版界和儀器廠商參加此次盛會!“彩云之南,夢之故鄉(xiāng)”,“催化”賦能詩與遠方!誠摯邀請催化同仁相約美麗春城,共商催化大計!
會議注冊及投稿網站(https://21ncc.scimeeting.cn)正在不斷完善更新中,之后將會發(fā)出第二輪會議通知,請您及時關注后續(xù)相關信息。
一、征文范圍
1. 催化劑設計、合成與制備
多孔、等級孔催化材料制備;納米催化劑;團簇催化劑;單原子催化劑;催化劑配體、載體調控;高通量與人工智能輔助的先進催化劑合成;基于新原理的催化劑制備方法等。
2. 化石資源低碳高效催化轉化
甲烷/甲醇/合成氣制液體燃料和化學品技術;油品催化轉化制烯烴/芳烴化學品技術;重油/渣油/煤焦油輕質化及臨氫改質技術;高端精細化學品、特種化學品高生產技術以及化石資源合成新材料等。
3. 精細、高端化學品綠色合成
利用均相催化、多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和電催化等進行藥物和精細化學品合成等。
4. 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催化轉化
光、電催化新型材料設計;太陽能分解水制氫;電解水制氫;光、電催化活化小分子(甲烷活化、CO2還原,氮還原研究等);電池、儲能過程中的催化轉化;基于光、電催化反應原理的先進表征技術;人工光合成過程等;生物質轉化和生物質平臺化合物的高效利用等。
5. 二氧化碳資源化轉化利用
熱/光/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二氧化碳加氫轉化;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綠色高效轉化與新的反應耦合過程等。
6. 環(huán)境催化
氣液固污染物的催化消除;廢水/污水催化凈化;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催化脫硫、脫氮、脫氯等技術等。
7. 先進催化表征技術
催化反應的動力學及機理研究;原位、在線表征技術;時空分辨表征,瞬態(tài)方法;多維、聯用光譜表征;大科學裝置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輔助的表征方法等。
8. 催化理論與計算
多尺度、實時、接近真實條件的催化與表界面理論模擬,跨時間尺度的大體系計算方法(第一性原理、多尺度、機器學習勢函數、外場調控、動態(tài)過程、反應微觀動力學方法等);化學鍵斷裂與形成過程的質子耦合及電子轉移,利用大數據分析以及機器學習指導高活性催化劑的理性設計等。
9. 工業(yè)催化
工業(yè)過程中催化反應工程;催化過程的模擬與優(yōu)化;工業(yè)催化劑規(guī)?;a技術;催化工藝的改進和節(jié)能降耗;貴金屬催化劑工業(yè)應用等。
二、征文要求
1. 征文內容符合主題范圍和國家及各單位保密規(guī)定,文責自負。
2. 論文模板及編排規(guī)則可在會議網站(https://21ncc.scimeeting.cn/)下載。
3. 論文通過會議網站在線投稿。
4. 根據在線投稿的說明,選擇稿件主題與投稿類別(“口頭報告”或“墻報”)。
5. 論文提交截止日期為2023年4月15日。
三、聯系方式
學術咨詢:昆明理工大學 羅永明
移動電話:13888308318
E-mail:luoyongming217@163.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號
會務咨詢:北京合贏展業(yè)國際會議服務有限公司
移動電話:黃亞玲、謝洋
移動電話:15912585001、18611880018
E-mail: xieyang@fmwagg.com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花鄉(xiāng)大溪地一區(qū)2號樓105室
組織委員會
顧問委員會:(按姓氏拼音排序) | 曹湘洪、陳慶齡、陳 懿、伏義路、高 滋、何鳴元、黃仲濤、李大東、李赫咺、李樹本、李文釗、劉化章、陸維敏、毛炳權、舒興田、萬惠霖、吳清輝、謝克昌、謝有暢、鄭小明、鐘 炳 |
學術委員會: | |
主 任: | 李 燦 |
副主任:(按姓氏拼音排序) | 劉海超、王建國、謝在庫 |
委 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 包信和、鮑曉軍、曹 勇、陳寶樹、陳明樹、陳耀強、達志堅、戴洪興、鄧 風、鄧友全、丁奎嶺、丁維平、段 雪、樊衛(wèi)斌、范以寧、方向晨、付宏剛、付賢智、傅 強、高雄厚、鞏金龍、關乃佳、郭新聞、韓布興、郝鄭平、賀鶴勇、賀 泓、胡瑞生、黃偉新、紀紅兵、賈明君、李和興、李金林、李俊華、李瑞豐、李微雪、李小年、李永丹、廖世軍、劉昌俊、劉昭鐵、劉振宇、劉中民、劉忠文、路 勇、羅孟飛、呂功煊、呂 劍、馬 丁、聶 紅、潘秀蓮、區(qū)澤堂、上官文峰、申文杰、宋麗娟、宋衛(wèi)國、孫予罕、唐 頤、萬 穎、王安杰、王公應、王繼峰、王 翔、王心晨、王仰東、王 野、王 遠、魏子棟、翁維正、吳 鵬、夏春谷、肖豐收、徐柏慶、徐 杰、徐龍伢、閻子峰、楊為民、楊向光、尹雙鳳、袁友珠、張明森、張 濤、張文祥、趙東元、趙鳳玉、趙旭濤、趙永祥、趙 震、朱永法、莊 林、宗保寧 |
秘書長: | 范峰滔 |
會議組織委員會:顧 問: 王 華、吳建德、陳 力 | |
主 席: | 王家強 |
共同主席: | 趙云昆、李孔齋 |
秘 書 長: | 羅永明 |
副秘書長: | 張秋林、陳道梅、姜 亮、劉 鋒、戴云生、方 堃 |
委 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 艾天浩、安霓虹、包桂蓉、曹晉妍、陳安然、陳定凱、陳建軍、陳永娟、杜君臣、方文浩、高 峰、高文貴、顧 榜、和 佼、何德東、胡建杭、黃孟陽、鞠海東、李丹陽、李東方、李 建、李 凱、李志山、栗云彥、劉 建、劉江平、陸繼長、繆應純、納 薇、屈 慶、錢 穎、孫 鑫、田 冬、王寶玲、王成雄、王 飛、王禹皓、閆智英、楊偉楠、袁申富、朱 濤、祝 星、趙 晗 |
????